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五十三章 再启科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另一边,杨曜徳与杨曜昌两兄弟在书房,讨论着国事。

杨曜徳的政见,深究起来,其实是让权贵豪富让利给普通民众,早在实施之初,杨曜徳就猜到这政策施行必然受到他们的抵制。

承平帝自然也知晓这一点,同时,他还看见了这政策的生命力。若是继续建国之初的政策,那么整个国内将会如先王朝一般,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宁朝的结局也必然会如它一般,被人推翻。

是以,承平帝在最后,为杨曜徳扫清了最大的障碍,至少将那些明显地、野心大的都给揪了出来处理掉。同时,对于国内各地的官员,何人能用,何人不能用,在杨曜徳心中也有了一点初步的印象。

但是,整个国家,掌握话语权的还是那些权贵豪富,能看得长远、有心为国的也在少数,大部分的,对朝廷发布的政令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

也不用人探听,杨曜徳便能猜想到这是必然。

“如今地方上,许多官员都是先王朝留下的老臣,这些人根植多年,难以撼动,对于朝廷的忠诚也不够,我想趁这次皇权更迭的清洗,再次启动科举,选拔一批真正为国为民的又能有德之士。”杨曜德说出他的打算,“我查过历朝历代的资料,王朝之中,除京城以外,以蜀地、齐鲁、江南文风最盛、人才最多,这一次,金秋十月在各郡设乡试,明春三月在京城设会试,我要在最短的时间选出人才汰换如今这些尸位素餐的地方官。”

“这个主意好呀,咱们宁朝建国已经二十余年,就举行了两次科举,实在太少。”杨曜昌立即表示赞同。

“科举对我朝长盛不衰至关重要,但是我担心有人在其中耍手段。”杨曜德道:“今年的乡试,我往各郡都派出了钦差监察乡试进行,包括考试、封卷、阅卷、放榜等等,齐鲁那边,我预备是让林云中去,江南则是徐昭云,而蜀地,就要麻烦八弟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