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不久后,朝廷发下敕文,贞观三年科举考试,正式于二月初开始举行。
这个消息,说实话,像小石子落入大海一样,基本上没有掀起任何的波澜。
因为在当下,根本没人觉得科举能怎么样。
看看中枢重臣,看看政事堂相国。
他们有几个是科举考试走出来的?
在当下,科举考试不是为了平民百姓准备的,更像是为了落魄的寒门准备的。
寒门可不是平民,而是指落魄的高门。
真正的世家子弟少有走科举一道,他们大多靠着父辈举荐就能顺利走上仕途。
这就是唐初进入官场的规则。
或者说,这是延续了近千年的规则。
平平凡凡的反响,让李智云有些怒意,不过他现在也习惯性的克制自己。
没办法,太难了。
知识掌握在世家手里,他想提拔寒门和平民百姓,根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不管如何,今年这次科举,必须要举办下去。
在得到皇帝命令后,礼部尚书赵慈景跟进,要求各州派遣士子前来长安应考。
二月时,真正来长安的并不多。一来,连年天灾,寒门子弟自顾不暇,生存都成问题,更别提前途了。二来,这时代,真正有才的子弟大多出身世家,而世家则对朝廷的科举不屑一顾。
在各种原因干扰下,最后真正来参加考试的士子都没有百人,其中一大半还是长安本地人。
考试地点在务本坊国子监,长安小学举行。反正人少,正好趁着学生放假,举行考试。
时间一晃来到二月下旬。
这一日,士子们三三俩俩的向着务本坊而来。
一名眉清目秀的青年下了马车,目光落在长安小学的牌匾上,凝神看了一会儿,他收回目光。
不多时,又有一少妇走下马车,给青年递过去一只考试篮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