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一场开年大议,一场文武重臣的廷议,亦是定下了昭武七年一年的国策计划。
而这一年,事实上,依旧和往年没什么不一样,天子明显的诸多国策,每一项,哪怕是在昭武二年就开始试点实施的财税土地改革,到现在,数年时间,也还在进程之中。
北地尚且还好,江南数省,距离彻底捋清楚,形成大恒财税定制,依旧还要遥遥无期。
这一年,必然又是对以往政策延续坚持的一年,也是大恒依旧养精蓄锐的一年。
年初之际,工部拟定的京城扩建改造计划,便得到了天子审批,随即,便紧锣密鼓开始了对京城的扩建。
计划很是简单,主要是针对百川港棚户区的扩建,以及对京城陈旧破烂之处进行改造修缮。
简单来说,就是让这座古老的京城,更好的承接起时代变化带来的种种职能。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经济职能。
天子试图以商业替代农业的重心所在,也试图提升京城的经济职能,从而增强中枢对财富的控制。
毕竟,在时代的局限下,朝廷中枢,必须是军事,政治,经济三位一体,中枢的统治才能稳固。
农耕民族的主体经济,自然是农业,而天子兴盛商业,某种方面,也是为了削弱京城不是农业中心的隐患。
包括税务司设立,设立市舶司直属中枢,皆是为了让朝廷中枢更好的掌控住天下农商财富。
先有国,后有家,只有国家强了,家才能安定。
而国家要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在于钱!
正如历史上的南宋,南宋不可谓不颓弱,也不可谓不糜烂,可就是如此之颓弱糜烂,却能在纵横欧亚的蒙古帝国面前支撑那么多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