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凤凰王国卫戍部队的枪还是老样子,正在试用的是机炮。
新技术比较多,放弃了之前“暴雨”的系列名,改用更直白的名字,撕裂者。
在炮弹仍然使用旧式材料的情况下,20毫米的撕裂者相较于同口径的暴雨二型,在五千米距离上实现了动能翻倍。
得益于加工技术和材料方面的积累,加之魔法炮不用考虑膛压问题,这门炮的身管比更大,达到60倍径。
较长的炮管也为采用新技术后更密集的弹丸加速模块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它的弹头出膛速度,达到了2200米每秒,而此前出膛速度最快的,是机载机炮的1050米静态。
从动能方程可知,速度达到两倍,动能会增加到四倍,2200米每秒都不止两倍了,为什么只实现动能翻倍呢?
因为加了距离限制,速度越高,受到空气阻力比越大,减速越快。
反器材步枪的枪口速度一般900米每秒左右,飞行5公里需要20秒以上;小口径狙击弹飞行3.5公里左右也需要近20秒。可以得知,实际子弹随着飞行距离增加,速度会很快的向自身气动临界速度靠拢,而这个过程中,维持速度的关键是弹重。
20毫米口径叫炮,135克的弹头重量也接近反器材步枪的4倍,可是旧式弹丸出膛后不能保持附魔,因此撕裂者上搭载的附面气流稳速模块效果几乎可以忽略,五千米也进入了亚音速段,初速度增加的效果到这里减弱的十分明显。
具体点,撕裂者在5000米距离的对敌打击强度,大约为五千焦耳。
数字不大,不过效果还是要看着弹情况。
被打击目标身体的破坏情况,体液性质的影响占比更大,弹丸制动带来的激波,通过不可压缩的液体传播对整体产生破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