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94章 挖墙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这次合作让苏泽又体验到另一种不同的导演思维,张永新让观众代入历史的最佳方法就是填充历史的细节,把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比如第一集领袖登场时,给一个冒雨跑过长沙街巷的长镜头,颇有遍地哀鸿满城血,无非一念救苍生的意境。

观众跟随他的视角,看到城内各个阶级,以及富人、穷人两个世界。世道艰难,一目了然。

再比如为路讯登场起铺垫作用的场景,正是由他自己的《示众》《阿Q正传》中看客围观刑罚的场景,以及《药》中愚民买人血馒头的场景结合。

其他细节性隐喻非常多,京城里的车轮艰难地在不合适的沟中东倒西歪地行进,暗示国家走着不合适的路。

袁府邸中黑云压城、白天打灯,暗示他已穷途末路。

给到老百姓的镜头,常混杂着牛、鱼、猴、鸭,而且是特写,暗示民智未开,愚昧无知。

而给到先进知识分子的镜头,又搭配向上爬的蚂蚁、走出井底的青蛙、舞刀弄枪的螳螂、振翅高飞的白鸽……

暗示革命者力量虽小但前途无量。

程独秀旅日遭学生口水唾面被骂卖国贼,他不以为意,拂去口水,这是唾面自干。

蔡德培风雪三顾程独秀,用的是三顾茅庐的典故。

蔡公二顾茅庐时,程独秀酒后酣然高卧,蔡风雪静坐待君醒,用的又是程门立雪。

与钱玉同雪中赴会陶然亭,亭前红梅怒放,亭中古琴悠扬,耦合的正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这些都是小细节,在苏泽看来张永新最成功的还是人物的塑造。

为什么国内观众不喜欢看所谓主旋律?为什么好莱坞英雄电影反而是主流?

就是因为主旋律太过于侧重高大上,说教意味太浓,好像完美无缺的神一样高高在上,丝毫没有凡人的代入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