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卖油郎独占花魁》写名噪一时而久有“从良”之志的名妓莘瑶琴,第一次与卖油郎秦重接触,便为他的忠厚老实、体贴入微所感动,感到“千百个中难遇此一人”。
但此时她内心深处的门第等级观念,又使她不肯以秦重为从良对象:“可惜是市井之辈,若是衣冠子弟,情愿委身于他。”
直到她被衣冠子弟百般凌辱后,她才从切身的体验中清醒过来,才认识到那些衣冠子弟“都是豪华之辈,酒色之徒,只知买笑追欢的乐意,哪有怜香惜玉的真心”。
而只有秦重这样的市井小民才是真正“知心知意”的“至诚君子”,于是主动提出嫁给秦重,并表示“布衣蔬食,死而无怨”。
花魁娘子在婚姻问题上对门第观念的摈弃,是秦重对她敬重关心、真诚相爱的结果。
正是这种建立在互相尊重、平等基础上的爱情,使得王孙公子的高贵门第和泼天富贵相形见绌。
并且这个故事也形象地表达了市民阶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对金钱和门第的蔑视。
此外类似的作品,在“三言”中还有不少。
如《玉堂春落难逢夫》、《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宿香亭张浩遇莺莺》等。
其中《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一篇很有新意。
这篇小说写少女莺莺与张浩私定盟约,后来张浩为父母所迫,欲另娶她人,莺莺闻知后,一不哭泣,二不自尽,而是向父亲说明她与张浩的关系,并向官府告了张浩一状。
指控他“忽被前约”,要求法律能“礼顺人情”。
莺莺的举动真是达到了惊世骇俗的地步~私定盟约,已经不容于封建礼法,而她竟敢为之诉诸法庭,这在过去的作品中是不可想象的。
这个故事最后以喜剧告终,它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对莺莺行动的支持和肯定的态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