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到了明代,出现了《百公案》、《龙图公案》等小说和《明成化说唱词话》中有关包公故事的词话八种。
以及到了清代中叶以后,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合流,产生了《三侠五义》、《施公案》、《彭公案》等作品。
到了民国以后公案小说逐渐消亡。
并且需要说明,在公案小说中清官形象有个演变的过程。
比如在宋元话本、优秀元杂剧、《明成化说唱词话》的部分作品、《包公案》部分故事中,清官是人民愿望的化身,是人民美好理想的体现。
主要表现是:包公斗争的对象,他的对立面不是市井小民,也不是一般的窃贼强盗、奸夫**,而是“权豪势要”,即大贵族、大官僚、大恶霸。
这些作品中受害者不是消极等待、乞怜,而是奋起反抗。
包公断案手段主要不是靠神灵启示,而是靠智慧,靠调查研究,靠人民支持。
清官身上寄寓了人民群众的美学理想。
不畏权势,清正廉洁,勤俭朴素等美好品格,是理想化的,并非封建官吏所具有的特性。
在元杂剧和公案小说中还存在另一种清官,即神化的清官。他们斗争的对象不是“权豪势要”,而是窃贼强盗、奸夫**。
提出的不是大贵族、大恶霸压迫人民的问题,而是偷窃奸淫这些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当然这些社会丑恶现象也是封建统治腐败的产物,但把当时社会问题仅仅归结为盗贼横行,**邪恶,显然回避了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且在这些描写中又打上了很深的封建道德的烙印。
清官断案既不靠智慧,也不靠调查,而是靠神灵显身、神佛托梦、鬼魂诉冤等等,所有案件审理几乎全靠鬼神,使这些作品带有浓重的封建迷信色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