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自二月初八开始,萧纲便陆续收到许多朝臣上表,请求天子振作,虽时局危难,更当奋发图强,兴复国家。
过往哪怕是萧衍时期,也如一潭死水的建康朝堂,许多年也没有这样的振奋景象。
但萧纲有心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可苦于囊中羞涩,只能徒呼奈何。
好在有大臣提出向北齐拆借,这一提议得到众人的赞同,纷纷毛遂自荐,愿往江北游说高澄。
见臣子们如此踊跃,也给日益颓丧的萧纲打了一针强心剂。
“能得诸君共济,何愁国家不兴,”
萧纲感慨群臣公忠体国之余,命心腹徐擒之子徐陵渡江北上,往洛阳游说。
徐陵也在劝谏萧纲振作的臣子之列,但确实未与北齐暗中勾结。
之所以选择他,实在是萧纲错估了游说高澄的难度。
徐陵的才华无需质疑,自小就被赞誉为“天上石麒麟”、“当世颜回”,更重要的是此人有口才,萧纲看中的就是这点。
四十五岁的徐陵受命以常侍一职出使,在与京口镇将段韶沟通后,得以渡江。
车马一路北上,徐陵怀揣忧国忧民之心,根本不知道自己此行是白捡的功劳。
俗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几年徐陵的诗作颇为高产,与以往轻靡绮艳的风格不同,更多了许多伤遇感时,离愁别恨的作品。
诗文陆续传到北地,据说得了齐主高澄的欣赏,也是他出使的原因之一,一如当年高澄因温子升的才华得萧衍喜爱,便派他两次出使江南。
高澄这些年也开始重视自己的文化修养,至少在人前是这样的表现得,甭管他看没看进去,至少在大臣觐见的时候,手里总是捧着文集。
还大言不惭地对鲜卑勋贵们训导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