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只是干线客机市场,更为庞大的支线客机、公务用机上需求量更加庞大。
不说其他的,腾飞集团研制生产的TM—9系列小型公务机,之所以迟迟打不开国际市场,主要原因是因为欧美的适航证始终申请不下来。
刁难的因素自然是绝大部分的,但自身的不足也是无法打破桎梏的主要原因,就拿导航系统来说吧,公务机要比普通的民航客机更注重安全性和私密性。
然而腾飞集团研制TM—9的时候,国内能提供的只有机械式陀螺仪为核心的老式惯性导航系统。
腾飞集团当时也不是没考虑过进口当时最先进的激光陀螺仪为核心的惯性导航系统,问题是国外的要价太贵了,入门级别的就要180万美元。
这价钱换算成人民币足可以买一顶配版的TM—9公务机了。
如果仅于此也就罢了,贵一点儿就贵一点儿,可随后外商的条件腾飞集团就难以接受了,那就是享受入门级价格的同时需要腾飞集团采购配套的飞机航电系统,不然无法匹配制定的惯性导航系统。
若是觉得这个条件无法接受的话,也不是不行,380万美元的激光陀螺仪了解一下,要是能拿出460万美元的话波音737同款直接可以拿走。
美国人如此,欧洲那边也没好到哪去,完全是把腾飞集团当成肥羊狠宰,以至于小小的激光陀螺仪的要价都赶上TM—9公务机的海外销售报价了。
这腾飞集团哪里受得了,本来TM—9的优势就是性价比,结果为了一个关键部件儿全部破功,这位腾飞集团未来的发展非常不力。
因此最后腾飞集团只能艰难的做出取舍,继续沿用国产的机械陀螺仪为核心的惯性导航系统,配合无线电导航,组成TM—9的导航系统的基础框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