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34章 御史大夫的改革成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对于离去的匈奴使团,刘胜并没有再进行过多的安抚,而是维持了一贯以来的强硬作风和态度。

就如同去年,导致匈奴人含怒南下入侵北地四郡,以及直接导致秋后汉匈马邑战役时一样。

对于刘胜如此作风,汉家朝堂内外,也只能说是老怀大慰。

这是为什么?

难道汉家的天子,就非得罔顾事实的对外强硬、非得不顾客观事实的去刺激匈奴人?

并不是。

如果是这样,那汉太宗孝文皇帝,就会是‘穷其一生,都没和匈奴人说过一句硬气话的软脚蟹’,而非天下人所公认的在世圣人;

先帝刘启,也就会是只知道和亲的昏君,而非‘若没有吴楚之乱,就很可能得到庙号’的准明君。

最主要的是:为对外和亲开下先例的太祖高皇帝,就将会是又一个‘汉王邦’,汉家也将是继嬴秦之后,又一个二世为亡的‘伪政权’。

事实上,刘胜保持自己对外的强硬战略态度,其实是和刘胜的年纪有关。

——在汉匈平城一战,尤其是在其中的白登之围过后,太祖高皇帝选择与匈奴人和亲,天下人只会说太祖高皇帝英明神武,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简而言之:没人会怀疑开国皇帝的决定,尤其是在大战过后、遭遇巨大损失过后,所做出的对外战略决策。

在太宗孝文皇帝自代地来到长安,以弱冠之年承继大统时,太宗孝文皇帝并未直接掌权,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扮演了泥塑雕像的傀儡天子角色。

而在熬死陈平、周勃、灌婴等老臣之后,太宗孝文皇帝也曾寻求和匈奴人决战。

虽然最终,这场由汉太宗孝文皇帝处心积虑,且筹谋布局多年的汉匈大战,被济北王刘兴居的突然反叛所破坏,但最终取得的效果,和刘胜推动汉匈马邑战役是一样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