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起义虽然被朝廷大军镇压了,但还是残留下了许多的弊端。
第一点就是大幅度减少了东汉的人口-------导致东汉朝廷人头税(丁税)收入大幅度降低,恶化了东汉中央朝廷的财政。
第二点便是强化了地方官员的军权------东汉的政制本来就容易制造军阀。西汉的郡守和郡尉分掌行政权和军事权,所以不容易军阀化;而东汉的制度取消了郡尉,郡守既有行政权又有兵权,军阀化的可能性极高。
而因为黄巾起义,地方郡守、刺史们的兵权大幅度提升,为之后的军阀割据打下了基础。
尤其是刘焉始作俑的州牧制,更强化了军阀割据的危险性-----益州刺史刘焉申请为益州牧,第一个当了州牧。
在东汉政制中,州刺史的地位高于郡守但是对郡守只有管辖权而无任免权,无法真正压制郡守,导致军阀割据的可能性降低。
而州牧不同,州牧对郡守有任免权,实际上就是一方土皇帝,军阀割据的可能性大幅度提升。
第三点便是强化了土地兼并的严重性-----------面对蝗虫般的起义军,东汉帝国财税的基础,自耕农们大多不堪一击,要么被裹挟进入黄巾军,要么被黄巾军杀死。
而世家豪强们可以通过建筑坞堡自卫,拥有相对于自耕农更高的生存能力。
所以在黄巾之乱过后,生存下来的世家豪强可以更加肆无忌惮的兼并自耕农土地,导致东汉帝国另一重要财政收入来源田赋也日益流失。
黄巾起义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尽快平定战事,中央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起义的浪潮无法快速蔓延至全国,减缓了东汉覆亡的危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