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很久之前,甚至还在“意外之敌”危机爆发之前,李文渊就从档案库星球上提取出了不少有趣的数据。
当时由于“中央处理器”还没修好,“观测终端”也无法使用,有很多东西都没办法仔细去找。
不过这颗和人类有莫大干系的星球里确实有不少惊喜,就比如失物“微缩星河”,它成功给了李文渊“打包”的机会。
介绍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种“微缩星河”内封着一座星系,即便数据已经大量失真,也依稀能够通过参照物对比出配套图片中“微缩星河”的大小。
李文渊确信那个像“封印着病毒的玻璃管”的东西最多只有正常成年人类的大小,很难想象这种东西是怎么装下一个星系的。
而这种技术,就是他“打包”的关键,将那些巨构星系、行星星系、乃至“天帷战舰”都装进去,到了目的地再解封放出来,这样他就能继续保持着巅峰状态。
有了“观测终端”的帮助,想要找到“微缩星河”失物记录中所备注的那些“疑似丢失地”的地方并不是什么难事。
即便坐标因为年代的关系而产生了些许变化,但是在地毯式地监控下,李文渊还是很快确认了那些地方,并派出了伪装过的飞船前去一探究竟。
毕竟此时的他在星际中已经“死了”,那些专门用来表演的老化战舰也被他直接遗弃,做戏做全套的情况下,他现在的飞船都用一层纳米外壳改变了形态,看上去就是“协调者”的飞船。
于是墨绿色带着点幽光的奇特科研飞船也开始了在银河晃悠的旅程。
偶有银河旅客注意到了这些飞船,也都认出了这是属于“协调者”的舰型,随即不由地感叹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