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整个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中叶,全世界的将领和军官们都幻想着他们的士兵可以走出笔直如枪的横队,一丝不苟的执行他们的命令,打出一轮又一轮的齐射。但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幻想,就像是有人幻想把靶场上的射击命中率复刻到真实的战场上一样。
一直到十九世纪的后期,那些经验丰富的军官才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士兵是人,不是机械,人是有思想的,更是有本能的,这些关联到射击方式上,那就是自由射击也就是乱射,才是主流。
李肇基从一开始就知道,也就不用去追求西方人两百年都得不到的齐射步兵,只不过,他手下的军官们也是齐射的忠实拥趸,因为齐射会制造出巨大的声响,震慑敌人,还可以给敌人造成突如其来的巨大伤亡,更是士兵团结和军队精锐的体现。
因此,李肇基并未否定齐射,而是用事实去证明。
当然,齐射也是有作用的,但不是营连级的大规模齐射,而是规模很小的齐射。
最现实,同样是最无奈的作战方式就是,由军官们指挥,士兵们打出第一轮齐射之后,就立刻进入自由射击状态。军官们在射击的过程中,无需进行任何指挥,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在需要结束射击的时候,控制住手下那些已经疯狂的士兵。
但很显然,这很难,打出齐射很难,结束射击更难,为了做到这一点,李肇基专门在士兵装备上做了工作。
那就是给每个士兵发放一个空弹药盒,把军官规定数量的弹药装填进去,一旦开打,就打完这个弹药盒。
当李肇基和他手下的军官们对齐射这一课题进行实际操演的时候,清军却为此付出了血腥的代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