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就算近身厮杀的经验极少,刘一峰也知道现实的搏斗中,拼的往往就是一瞬间的细节,部分影视作品中你来我往的打斗主要还是为了观赏感。
之前自己利用身体的力量推开张献忠就是抓住了那瞬间的机会,把被偷袭的被动变为了均势,然后利用突刺的佯攻又把均势变为了自己的主动。可惜张献忠一个诈他,就把刘一峰的主动被破除了。
整个过程看上去很长,让擅长写打斗戏的作者来写能水4,5千字,但实际上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
张献忠利用刘一峰躲避的空隙再次扑了上来,他在内心中已经对刘一峰的实力有了定义了:强壮,速度快,有技巧,但厮杀经验不丰富。
如果刚才把他和刘一峰互换,他不会躲避从后面而来的“攻击”,反而会选择突袭自己,拼出一个血路。
因为躲避的风险在于即便躲避成功了,也将面临两人的夹击。而突袭自己成功了,至少能在短时间内避开正面的敌人,瓦解一个人的威胁。突袭不成功不外乎也是面临两人的夹击,对于本来就倾向冒险的张献忠而言,他肯定会选赌一把突袭的。
“大头领!小…啊!”
狼狈挡下张献忠攻势的刘一峰不用回头都知道惨叫声是金权志的,他应该是分心想提醒自己,结果被他的对手抓住了机会。
这让他内心一沉,然后立刻把金权志的情况抛之脑后,并继续放空一半大脑,另一半大脑拼命让自己保持冷静。
生死搏杀间,保持冷静并把身体的控制权交给本能是李鸿基和冯硕告诫了他很多次的。
听上去有些反直觉对不对,但实际上真实厮杀中,不考虑运气和本身实力因素外,能获胜的往往就是把身体的控制权交给身体并保持全程冷静的那一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