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天蒙蒙亮。
此时的贡院中,一众考生也都用完了早饭,开始对着三道考题琢磨。
有不少自诩才高者,更是开始落笔打稿。
来自明远楼的目光也随之开始变得分散。
苏平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有儒道一境的底子,又经历了圣意赐福,他根本不用打稿,直接在白鹿纸上开始作答。
首先,便是第一道经义题的破题。
“无后世之名,圣人之所忧也。”
在后世没有名声,是圣人也会担忧的。
写完这句苏平顿了顿,而后继续往下写道。
“夫一时之名,不必有也,后世之名,不可无也。故君子不求名,而又不得不疾乎此。”
一时的名声,不是非有不可的,后世的名声,却不能没有。所以君子本来是不追求虚名的,但却不能不担心后世的名声。
“夫子若曰,好名者,人之恒情也。故下士求名,人亦不得以为躁,然吾恨其急一时之名,而非千秋万世之名耳。若君子则知所以审处于此矣。”
元圣的意思是说:喜欢名誉是人之常情,所以下等人追求名誉的时候,大家也不能认为这很浮躁,但我遗憾的是他们只急于一时的名声,却不重视千秋万代的名声。如果换了君子,就知道在这里应该怎样谨慎的处置了。
写到这里,苏平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周氏的面孔。
为了一时的名声绞尽脑汁,生怕败坏了一丝一毫,而实际上做的事,别说美名了,遗臭万年都足以。
何其的短视?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下等人是什么?
摇了摇头,苏平继续往下写。
“以为一时之名,自我为之,而其权在人,苟我之聪明才力,注乎名则有名,而皆倚人以为重……”
洋洋洒洒六百余字,一片完整的八股文就这么完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