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61】原来这才是当主考官的好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中州的科举由来已久,经过历代朝廷的不断完善,尽量做到了公平、公正。

受卷官负责收受考生答卷,送往弥封所。

经过弥封所糊名处理后,又有誊录所进行誊写,这个过程叫做糊名易书,负责的官员从地方临时抽调,最大程度的限制了字迹、记号的舞弊可能。

而且每个过程都有人从旁监督,完成对应职责后,受卷官、誊录手、对读官等人的姓名、籍贯都要留下来,标注在卷尾,每份答卷上至少要凑齐六个环节的签印,才算走完流程。

而之后,这些答卷会经由帘门处接洽的公事之手,将不同的考题分拣完成,送往内帘阅卷。

至于答卷的分派,则要在主考官、同考官的监督之下抽签决定,以此来保证阅卷人员批阅试卷的随机性。

接下来,就是一层一层的阅卷了。

由阅卷人员进行第一道批阅。

从这里开始。

无论是经义、策论,还是新增设的诗赋题,都会被批阅人员批上‘甲’、‘乙’、‘丙’、‘丁’等字样,来代表卷子在他们心中的水准。

其中各等级又分‘上’、‘中’、‘末’三品。

阅卷官用丹砂,同考官用银粉,主考官用金墨。

毫无疑问,苏平的经义和诗赋经由不同人之手,纷纷获得了‘甲上’。

而且是初阅、同考、主考三关一共六个甲上,两朱,两银,两金。

至于策论一题,在苏平预想中,肯定第一轮PK都过不了,铁定是被‘黜落’的份儿。

没办法,谁让这答卷跟主考官相冲呢?

傻子才会冒着得罪主考官的风险,将这份卷子取中。

然而……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巧。

此次平天府乡试的同考官之中,就有那么一个既是主战派,又背景深厚不怕得罪祝天禄的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