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荣非的字本就丑陋,加上此时醉酒手脚又有些不听使唤,写出的字迹就像是孩童的随手涂鸦一般,让一众大儒竟是没能立即认出他写的到底是什么。
旁边距离最近的黄粱夷将眼睛几乎贴在了纸面上,这才勉强认出是醉翁亭记四个字,正要念出来为其他大儒解惑,就听到身旁的荣非发出哦啊之声,随后分开几名大儒冲到亭子边上,对着蜿蜒的小溪呕吐起来。
整整十五碗米酒下肚,荣非能坚持到此时已是殊为不易了。
醉酒呕吐对大儒们来说习以为常,黄粱夷一边吩咐人去拿醒酒汤,一边轻轻拍着荣非的后背,让他能吐的更畅快一些。
旁边的一众大儒则是嘻嘻哈哈的嘲笑荣非酒量太浅。
待荣非吐完,黄粱夷亲自搀扶荣非回到桌案前,催促他继续下笔。
真是没有人性啊!
荣非一边心中腹诽,一边拿起毛笔挥毫泼墨,笔走龙蛇。
同时他也知道自己的字迹难以辨认,便边写边诵读出来。
虽然可以用出自于原创的来解释,但又是琅琊、又是智仙、又是太守的诸多诸多地名、人名、官名,总归是个麻烦。荣非干脆直接将原文的第一段前半部分略去,从最出名的那句开始写起。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嘶~竟然不是诗词,而是一篇文章。
众位大儒耳朵听着荣非的诵读,眼睛看着乱七八糟的字迹,面色复杂,眼神惊疑。
这文章自然是极好的,山对应园子里的假山,水对应小溪,亭自然就是此时深处的凉亭,咋一看算是应景,但细细琢磨便知道肯定不是临兴而作,而应该是某次游山玩水之后的有感而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