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笔迹上的墨汁逐渐变淡,祖一贤在砚台上又蘸了下,继续在病例中写着:
“毒者,凡以外邪入体、触五脏,伤其根,邪气发病,此皆为毒。
前日诊治诸人,虽皆为饮食后毒发病重,并多言其舌上略有苦涩,似乎因吃下毒物而致病。然而诊脉所见,诸多人皆为阳脉,眼下为春季,阳脉微弦,则胃气充盈,并无衰败之兆,与吃下毒物的症状不符。证明其毒发,饮食均为表象,实际另有缘由。”
祖一贤此时所写,条理清晰,病因、病象、表征等无一疏漏,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人道六重境医师的真才实学。
“前日中毒者,皆气喘而有积气在胸,时有心痹发作。此皆为赤脉之征兆。赤脉之毒,蒙蔽于心,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是以若毒发引其赤脉,则人可至昏迷无神,最终致死。”
“赤以生热,性为忧,窍为舌,味为苦。故而若赤脉者心生忧虑,则无论品味何种食物,均能尝到苦涩,与诸多中毒者症状相似。”
“所以饮食只是他们中毒的引子,根源则另有其他。”
“赤脉以入通于心,但开窍则在于耳。人有五感,无论视听口鼻触,皆能感知外物,也皆能受其外邪而入毒于腑。故而若以听觉中毒,外人虽觉不可思议,但以医家来看,其并非完全不可。”
“中毒者皆来自北城,当天北城有庙会举办,庙会之中各种声音嘈杂,下毒者大可隐蔽其中,以声音下毒而不被发觉。毒素以耳入体,藏于脉中。中毒人当天还从庙会中领取了救济粮,在听闻声音之毒后,吃下作为下毒引子的粮食,则会立刻毒发,难寻其踪。”
“下毒、发粮,本为一体,若能找到救济粮的来源,则可知下毒者真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