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俗话说:“老望端午,少望年!”老年人喜欢端午节吗?不是的,是过去人家穷,过年怕债主上门要债。不是有杨白劳“躲债七天回家门”的唱词吗?穷人是一家之主,主人都出去躲债了,还过什么年嘛!
端午时,是“春荒不接”刚过,收麦的好时机。农民若是丰收了,当然喜庆。债主这时讨不讨债不说,至少穷人还是先吃饱了,才能夏播夏种。老人当然比过年时要高兴。小孩就不一样了,他们不知道生活的艰难,只知道过年要穿新衣服,爸爸妈妈还会做(或者买)些好吃的,小孩幸运的还有“压岁”钱可收,怎么不叫他们盼望过年呢!
赵家算是最隆重、最丰盛、最热闹的过的年。孙二娘说,这是解放后他们家过得最好的一个年。爷爷、奶奶,孙二娘都各给了十元零用钱。赵爸也拿到二十元钱,孙二娘说他当了这么多年公社社员,每年年终分红都没有领到过现金,除了欠还是欠。就是说当了多少年社员,就欠了多少年帐。不是说他没有出工,而是工钱还不够口粮钱。口粮是分的,可工钱不够,只有欠了。今天赵爸接过妻子给的二十元钱就差点掉眼泪了。是过年发喜钱,不能哭!赵爸眼泪才没有掉下来,可他还是把钱还给妻子了。“孩子她妈,钱我不要了,我要钱干什么?我又不出门,又不上街,身上放钱不安心,还是你收起来吧!”
孙二娘说话了:“看你,身上放二十快钱就不安心了,放吧,放在身上可以壮胆,万一用得着时方便!”
赵金菊看到这种场面心都碎了,她感到农民可怜、社员辛苦,自己觉得责任重,要好好地孝敬父母,才不辜负父母的养育之辛苦,培育之恩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