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颖阴,高阳里,荀家。
荀爽正在厅中为二荀讲论经义。
荀家二子,荀或虽是年幼一些,可言谈之间文采斐然,见解独到,言语之时更是神采飞扬,令人心折。
加上荀或一表人才,平日里又喜以熏香熏染衣物,即便是第一次相见之人,也会对这个少年郎高看一眼。
【鉴于大环境如此,
也就难怪何颙当日说他荀或有王左之才。
非止何颙一人如此言语,凡是见过荀或之人,都言此子日后当有大名。
而与荀或相比,荀攸则是显得寻常了不少。
虽也是一表人才,只是有荀或在前,且颍川之人向来喜爱品评人物,两人自然会常被人拿来比较。
加上荀攸讷讷不善言谈,在喜好高谈阔论的颖川文士之中自然不受喜爱。
故而坊间常有大荀不如。
此时荀或辩经已毕,重新跪坐下来。
荀爽笑着点了点头,「阿或之言有理,公达可有说辞?」
荀攸摇了摇头,「攸无所言。」
「你们叔侄二人倒真是半点也不相似。」荀爽笑道,「昨日我收到了一封庐江卢植送来的书信,这可不是常见之事,你们猜猜他信中所言何事?」
荀或略一沉吟,「卢公海内名儒,文武兼资,如今又是以朝廷大义而往,想来对付那些南蛮叛军并非难事。那书信所书,定然不是为了对付南蛮之事。莫非是为了那个与卢师同行的弟子?」
荀攸沉默不言。
荀爽将两人的神情都收入眼中,随手拿起身侧的一份帛书,交给两人翻看,「阿或所言,虽不中,却也不远矣。」
「这个卢子干,平日里无事之时也不曾见他有过半封书信往来,如今为了这个弟子,倒是让他费了一番心思。」
卢植的来信之上,除了叙旧之外,更多的是言及了刘备在阳泉之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