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殉职后,三边总督丁启睿在四月份接任了督师。可他扎根陕西,有自己的一套文武班子,似猛如虎这样的督门旧将归过去能不能获用还两说。更何况包括猛如虎在内,王希甲、刘光祚、闵一麒、朗启贵、周晋等川楚诸将也并不想接受空降而来的丁启睿的指挥。猛如虎迟迟没有北上,实际也受了这些人的影响。
除了猛如虎、刘光祚统领的督门标兵,依附过来的川楚势力在军中占据近一半的比例,他们的建议猛如虎不可能不予参考。比如周晋就力劝猛如虎待在承天府继续观望一阵子,试探试探朝廷的态度。
在周晋等人看来,以猛如虎为核心的督门旧将团体拥有足以雄霸一方的兵马,完全没有必要去陕西、河南等地寄人篱下。而且这些将领基本都是川楚人氏,在故土活动比起客战外地必然游刃有余的多。此外,相较于各方关系盘根错节的河南,给兵力孱弱的宋一鹤“效力”,督门旧将团体凭借本身实力毫无疑问可占据绝对的话语权。有此前提,他们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
综合以上,虽说赵当世与顾君恩认真分析了猛如虎北上的利好,但他们讨论时大多站在外人的角度。若设身处地为周晋等人考虑,猛如虎会在宋一鹤与赵当世两边的邀请中久悬不决,原因便不难解释了。
赵当世自己没料到,自己在五月至七月间驰援武昌府的军事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猛如虎做出抉择。
本来,北方闯贼、东南回贼都称国之巨害。即便闯强回弱,到底缓急相差无几。猛如虎选择任何一方都可视作合乎情理之举。然而,赵当世势如破竹短时间内剿灭了回、革二贼,没了他们两营旗号,纵然楚东南各路贼寇依然密布,但凝聚力与号召力岂可与“老回回”、“革里眼”同日而语,在朝廷眼中的重要性无疑大大降低。猛如虎这时候如果再执意去往东南,那明显就是避重就轻、玩寇怠战的消极行为,十有八九会受到朝廷的诘责甚至处罚。任由事情闹到那一步百弊无一利,猛如虎有兵马而无根基,还远远比不上左良玉这种在地方经营已久、军政财都掌控在手的地方军阀。况且他本人素以忠义自诩,也不会自甘堕落那等田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