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山路崎岖,夜色深沉。
我们一行九人,在大山里艰难行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发现了进山后的第一处人烟。
登上这座山的山顶,山顶有座由山石与茅草混合构建的石屋,露在屋子外的烟囱里,正冒着滚滚炊烟。
透过屋子最上方的窗户,我们能看到屋里有灯光,但不是城里的电灯,而是摇曳着的油灯。
由刘文雅去敲响了石屋的房门,我们进山后这么久,顶多吃了些干粮,又加上与清道夫一伙人搏斗,大家都显得疲乏,想进石屋里休息整顿。
也趁机问问石屋的主人,认不认识我的师父杨文笙。
刘文雅敲了几下门,石屋的木门嘎吱声中打开,一个老迈的老头手持一盏油灯,从内往外的探出头来。
“爷爷您好,我们是登山的游客,走得太急太累,请问能不能进屋休息会?”
刘文雅虽然受了伤,但恢复了这么久,她的气色好了不少,油灯下的她显得特别的青春与可爱,问话时带着诚恳的微笑,很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
老爷爷打量了一下我们,心地善良的他把我们让进了石屋。
屋子不大,我们九人进屋后就显得有些拥挤。
刘文雅从物品背包里,取出了一些生活用品,赠给了老爷爷,曾志光也拿出了两百元递过去。
老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山民,忠厚朴实的笑着表示感谢,还拿出了食材给我们熬了一大锅热滚滚的玉米粥。
熬粥时,我陪老爷爷待在了屋子最后面的厨房里,我问他认不认识杨文笙,老爷子从厨房里的窗户指着紧挨的那座山,说杨文笙是这大山区里的良民,就住在对面的山头。
“杨文笙是个好人啊,他这么多年以来,每年都会给我们这些穷困山民赠送钱物。”老爷爷说得唏嘘不已:“唉,只是可惜了,听人说,杨文笙好像杀人被抓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