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六章:箭已入弦(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李怀瑾为先锋队攻伐南平的事情是汪焕意料之中的。

为何在意料之中,只因(你太美)李怀瑾本身的统兵才能,以及个人不惧死的胆气,营内各人皆有所见,林仁肇前时曾认为大唐青年将领,自己的儿子林彦可为首冲,其次为龙翔军右统李元镇,凌粟等人,但观李怀瑾又觉,此人忠义刚武,又有不屈豪勇,确实为一方青年俊才。

实际上,汪焕正是考虑到李怀瑾刚入唐国,又得皇帝解救之恩,亦明赵匡胤将其视为死棋,李怀瑾仇宋之后,便会急于立功,以表忠心,防止被军事边缘化,将来等泅地军慢慢在唐国安定下来,自己又被夺了军权,则复仇之事再难有成。

“亦如汪卿所言,朕亦觉着李怀瑾降唐,忠心几数尚未得知,但李怀瑾入唐必定是急于立功以求保位的,朕若是要让他出兵,他必然是无可拒绝!”

当然了,对于李怀瑾这种聪明人,必然也会乐于出兵,出兵首战便是他的证名之战,倘若这一战败了,皇帝恰好可以治他个弱军之罪,再一举剥夺军权,顺势彻底兼并泅地军。

再者说,首战若败,不说李煜有了机会可以趁机兼并,且说泅地军两万兵士本就是在凤阳城听了李怀瑾的指挥而全军溃败才沦落至此,所以一旦二次兵败,李怀瑾也会彻底在泅地军面前失去一个统制的威信,甚至,被泅地军敌视!

于情于理,让李怀瑾充当先锋,绝对是个毫无漏洞的打算,亦或是,南平失败的安慰法,若拿下了南平,必然唐国是大有所进的,若未拿下南平,顺带治李怀瑾个败军之罪,再一举兼并泅地军,唐国仍然是不亏的。

只是李煜这打算盘的响声,林仁肇听不到,刘仁赡听不到,武将之中,只有护佑在皇帝身侧的李元镇时听到了,不仅听到了,而且还听得清清楚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