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知州朱铭、通判李道冲、录事参军宋宁、司理参军黄珪、司法参军李旸、观察支使吴懋,六人聚在一起讨论案情。
供状不止曾孝素那一份,还有诸多吏员的供词,以及韩顺、邹三娘的供述。
虽然是疲劳审讯而来,但这在古代不算啥,重点是这些供状能够彼此对应上。
“他们犯下命案,怎会轻易讲出来?”李道冲首先提出质疑。
朱铭笑道:“怎么讲出来的,李大判不必多问。案犯曾孝素逼奸冯氏,曾买通一个和尚,我已派人去抓捕和尚归案。还有冯氏、侍女及韩和的尸骨,也已经派人去寻觅挖掘。今日把李大判找来,是因为参与此案的吏员,有一人在阁下的通判厅做点检文字官。”
李道冲又看了看供状,没好气道:“既然证据确凿,把他抓了便是。”
点检文字官,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吏职务,不好贸然去通判厅抓人。朱铭如果敢那样做,比扣押金子影响更恶劣,等于彻底跟李道冲撕破脸皮。
须得提前打声招呼。
李道冲虽然非常不爽,但也没必要掺和进命案中,大不了再重新提拔一个。
朱铭又说:“此案有提刑司的批复,一旦重审干系重大。因此我提议,由州里的诸位长官会审。复核之权在司理院,黄司理担任主审官。我与诸君陪审此案,李司法协助,吴支使记录。”
黄珪连忙倡议:“既是州官会审,太守当为主审官。在下虽有复核之权,却也不敢托大。”
朱铭立即看向吴懋。
这个怂货老实人,已经打定主意跟奸党作对,可如今李道冲就坐在面前,他却又犯起了软骨病。
被朱铭瞪了一眼,吴懋只能硬着头皮说:“确实该由太守主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