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0955【踏破贺兰山缺·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在西夏人眼里,契丹、回鹘、吐蕃都是蛮夷。

“克夷门”这个名字,最初就是为了克契丹,后来变成了克蒙古。由于蒙古人多次杀来,西夏甚至在克夷门地区修筑长城。

北宋中前期,对西夏较远地区非常陌生。

范仲淹甚至认为贺兰山是东西走向,并且这种观点在北宋中期成为共识。

众人于是脑补出一副画面,贺兰山横在西夏国都的北方,山中有一处通道可以行军,在通道口修筑关城便是克夷门。

此后数百年,甚至到了20世纪90年代,史学家们都认为克夷门是贺兰山的关口。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以及西北学者的实地考察,渐渐认为克夷门在乌海市的苏白音沟。

苏白音沟长约20里,两侧皆高山峭壁,沟内蜿蜒曲折、地势险要。两山之上,可藏兵十万,中间沟底一览无余,敌军只要敢进来就别想出去。

少量轻骑可以绕开,但大部队根本别想绕。

东侧山峦之外是沙漠。

西侧山峦之外是黄河,过了黄河还是沙漠。

这里是贺兰山的余脉,如果连接克夷门附近诸多山岭,那么贺兰山还真是东西走向,且克夷门就卡在贺兰山余脉之间。

估计北宋派出的使者,就是在这里考察之后,做出了相应的错误判断,包括范仲淹在内的所有人都信了。

岳飞若是攻破此地,勉强也算“踏破贺兰山缺”。

成吉思汗第三次征夏,就曾经打到这里。

当时,西夏守军共有十二万,成吉思汗实在打不动,只能把猛攻改为围困。

双方足足对峙两个多月。

由于西夏朝廷不断催促,西夏粮草也渐渐不足,嵬名令公只能冒险夜袭,结果自己被蒙古军给抓住。西夏兵大乱,成吉思汗趁机攻占克夷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