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后记二十一·孟昭的后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下雪之前,二哥便走了。

一起离开黄州的,还有王昇,以及二哥的小伙伴(类似书童)。

他们全都要返回河北老家,在明年二三月份参加县试、府试。如果能顺利考上秀才,秋天还要继续参加乡试。

如果是往届秀才,在考乡试之前,还要考一次科试。

科试,类似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

如果往届秀才常年不读书,功课落下得太多,连科试都不过关,那就没资格去参加乡试。应届秀才就无所谓,可以直接去考。

二哥他们一走,家里冷清了许多。

作为一个南方人,谢衍看到穿越后的第一场雪,内心还是有点激动兴奋的。

虽然雪下得并不大。

此时的冬天不算太冷,从大明神符初年开始,气温就一直处于回暖状态。

已经连续回暖了一百年,终于恢复到北宋中期的水平。

并且还将继续回暖一二十年,然后就是一路走跌。

跌下去之后,虽然中途也有起伏,但必须等到清末民初,气温才能回升至现在的水平。

此时此刻的大明王朝,正处于比异时空整个明朝和清朝都温暖的年代!

过了元宵,谢衍也将远行。

家里给他安排了四个健仆,并且搭乘官方的“顺风船”出发。

父母和小妹来到码头送行,父亲只是叮嘱一些要事,母亲和小妹却哭哭啼啼。

逆着长江,船行至汉阳,转而进入汉江流域。

汉江下游一线,尤其是南部区域,在北宋时期都比较穷。沼泽遍布,洪水泛滥,地广人稀。

经过大明百余年的治理,水利工程早已完善,沼泽也变成湖泊和良田。

以前的地广人稀,现在已是人口稠密。

铁路刚修通那会儿,汉阳港被分走一大半的货物量,但经济只下滑了三四十年。随着蒸汽机的民用,以及周边矿藏陆续被发现,大量工厂在汉阳、江夏开办,后世的武汉三镇瞬间完成逆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