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600章 第94话 御前与灾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听宋辰时提起沅江水灾和西北旱情虫灾,御书房内的其他臣子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站在周帝旁边的周恒则露出笑意来。

大周建朝迄今十四年,相较于前齐可谓政治清明,但国库积累却远远比不上前齐。

举个极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说,齐哀帝时期尚能建造出摘星揽月阁和九层佛塔这样的浩大工程,但若放在如今大周朝,却连修建其中之一的银子都不一定能拿得出来。

这不光跟大齐国库多年积累,而大周根基尚浅有关,更主要的地方在于这些年来,大周几乎每隔几年便会经历一次灾情。

先是最早的沅江水灾,再是后来的西北旱情和虫灾,每每积攒下来的国库余银还没焐热,便不得不花在赈灾之上。

再加上平素养兵练兵的必要支出,这十几年下来,如今的国库也就比建朝之初勉强好那么一点。

若非一直以来有姬家在后撑着,有些时候怕是连满朝文武的俸禄都发不下来。

当然,在银子上的捉襟见肘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另一种说法在民间如暗潮般涌动流传,说大周屡屡遭遇天灾,完全是因为周帝的皇位来路不正,所以上天才会降下灾祸作为惩罚。

尽管后者一听便知是有人故意传谣,但百姓们最是无知好糊弄,导致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民间对周取齐代之事反对声颇大。

后来还是在官府和朝廷的施压之下,这些让上位者不悦至极的消息才逐渐消弭一空。

虽然这些年来,周帝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相比哀帝时期,如今的大周朝政治更为清明,但因为以往的种种,过去经历的这些灾情不要轻易提起已经是朝中不成文的规矩。

尤其是对于向来喜欢在文辞上琢磨作文章的文官来说,更是一直避讳此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