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神雕不在剑冢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老翁想起自己经过千里跋涉,赶到洛阳想找到丐帮总舵,却仍投靠无门,不免一阵唏嘘感叹。既然洪老帮主神龙见首不见尾,那就不能再蹉跎岁月了。

既然追寻了那么久却没有结果,不如就此罢手。痛定思痛,于是他决定回到家乡去,读书种地,陶冶情操,从此归隐,不再过问江湖之事。

可是后来的生活狠狠地教育了他,让他认清了现实,这些都冷冰冰地告诉他:“回到民间或故乡隐居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只有有一定思想自由,保持一定独立人格的文人士大夫阶级才有资格谈‘归隐’,那些没有文化的农夫山樵细民野老,能维持温饱就很不容易了,想多了只是空耗钱粮。”

自古以来,归隐都被文人阶层给承包了,他们被统称为隐士。这些人,有的是对仕途心灰意冷,寄情山水;有的是看破名利,静心做学问;还有的是以退为进的手段,以待东山再起。

不管哪一种原因的归隐,都是和自己命运在置气,想要通过别的方法来赚回脸面,也是对自己胸怀大志却无法施展的憋屈,其内涵就两个字:不服。

冷冰冰的现实,残酷的社会专治各种不服。心胸狭窄的,病病殃殃等待呜呼哀哉。心胸宽广的,寄情山水,还真闹出点动静来。

最有名的还是东晋时的田园派诗人陶渊明,他的《饮酒》诗脍炙人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中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表字元亮,是东晋末年人,世称靖节先生。是最为人们熟知的隐士。小时候家境尚可,八岁时父亲去世,家境开始没落,二十岁左右已经是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了,蹉跎一生,到了老年,家里仍然是常常揭不开锅。为此他写诗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