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不应景,唱得也有些难以入耳,但这首词确实是难得的佳作!老臣自问一时之间,也难以作得出如此词曲!最难能可贵的是,李副使作词的同时居然能够谱曲,若不是事先准备好的,那水平之高,实属罕见……”徐铉公正的点评道,给了李俊文很高的评价。
李俊文听眼前的老头说自己唱的难听,不免也有些面红耳赤,麻麻滴,后世歌坛天后的一首传世之作,就被自己唱毁了,真是愧对后人,愧对东坡先生。
徐铉也是当世名士,善于作诗,博学多才,尤其长于书法,与其弟徐锴以及另一位江南丹青圣手徐熙并称“江左三徐”,享誉江南。张洎虽然也是颇有盛名,但是在江南文坛的地位,却无法与徐铉相比,因为徐铉是实实在在的老前辈。
而且相传徐铉素有急才,文思敏捷,凡有撰作,常不喜预作,有想请他写文章的人,临时来请他,他执笔立就,根本不用多想。
因此有徐铉作出如此评价,算是肯定了李俊文这首词的江湖地位,一般人想要再推翻这个结论,是很难了。
其实张洎也承认李俊文的词作的相当惊艳,反正短时间内他是作不出如此佳作的。他只是碍于面子,不愿承认,只能从李俊文唱曲难听这方面来恶心李俊文。
可是李俊文脸皮厚,又岂会在意五音不全,何况他本来就五音不全。
“连徐公的急智,都无法作出如此词曲,这词又如此不应景,想必正如徐公所言,这词是李副使提前准备的吧?说不定是哪儿抄来的吧!”张洎尤不死心,从徐铉的话中断章取义,攻击李俊文,而且说李俊文这首词抄来的,就有点诛心了,直接攻击李俊文的人品,虽然这首词确实是李俊文抄袭来的,这可是要把李俊文往死里踩的节奏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