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启五年十一月十日。
自从送走了杨叡卿以后,赵启虽然嘴上说毫不关心,却在一夜之间摆好酒宴,连下四封请柬,邀请几个做官的朋友来王府中饮酒做客。
席间,赵启多次旁敲侧击,试图从他们的口中找到一些关于呈杨县的蛛丝马迹。可惜的是,在席的四人纷纷做出一副一无所知的样子,无论怎么试探都绝口不提呈杨县之事。
算上赵语雁一大清早派人在城里搜罗的消息,这一对父女的收获等于零。
十一月十日,本是赵语雁与杨叡卿的‘三日之约’实现的日子。但赵语雁却无心前往山云寺门前,因为她知道,他是不可能赴约的。
赵语雁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又或许什么也不应该做。在这种自我矛盾之中苦闷地等到了日头偏西,却还是没能等来自己期待的消息,更没等来自己的答案。
此时的杨叡卿,正在驿馆中奋笔疾书,依靠写字和诗文来发泄胸中的苦闷与焦躁。
回到驿馆之后,他已连夜写好一封书信,清早托人送去京师。然而从清阳城到楚京城的路程哪怕顺江而下也要三天多才能到。
整整三天,要他如何消受?
更何况这三天还只是送达的时间,书信到了京师,还需几经周转才能送到皇上面前,经皇上批阅之后,圣旨还要过三天才能送回这里。
一来一去,接近半个月的时间就已化为泡影。
对于归心似箭的杨叡卿来说,这段时间就是乱箭穿心一般的折磨。若有可能,杨叡卿怕是早已想方设法逃出这个将自己困住的牢笼。
只可惜,皇上极为看重这次祭祀之事,甚至亲自动笔拟写诏书,严令禁止举子在祭祀期间离开清阳城。为此,清阳城四个城门广设岗哨,想要潜逃出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