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怀英,史载乃金国着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年少之时,曾与辛弃疾共求学于刘瞻,二人并称“辛党”。
后辛弃疾归宋抗金,党怀英则留在金国科举应试,自此分道扬镳。
曾公祠旁的湖面上,一叶扁舟停泊在岸,一个十六七的俊朗少年坐在船上。
辛弃疾领着李弘走到跟前:“师兄。”
那人朝辛弃疾还了礼,望着一侧的李弘:“这位想必便是近日来名声显赫的李家公子吧。”
李弘笑吟吟的说:“党大哥,你好。”
“幼安心高气傲,能让他甘心受你驱使,李公子好气魄!”党怀英笑道。
辛弃疾、李弘上了船。
党怀英一抬手,船夫双手轻轻一用力,扁舟朝湖面而去。
一干护卫们顿时紧张,李弘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在原地守候即可。
身旁有辛弃疾这样的大boss,还怕会有人身危险?
但护卫们可不这么想啊,真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辛指挥执行起军法来,可是丝毫不留情面的。
“曾公为官一世,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多地。所到之处,无不兴利除弊,政通人和。
赵宋厚待文官,古来罕见。因此赵宋文官,如曾公之干吏,不可胜数也。”
党怀英感慨万分,随后又悠然长叹,接着说:“只不过,赵宋不缺文治,独缺武功。
自立国以来,便重文轻武。以至于立国以来,便受尽辽国欺凌。檀渊之盟,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耻辱。辽国亡败,又被金国夺走了半壁江山。弱宋二字,堪称实至名归。”
“师兄对赵宋当真是失望透顶了吗?”辛弃疾问。
党怀英喟然叹道:“靖康之难,本不该发生。徽、钦二帝贪图苟安,畏惧怕事,罢黜忠良,致使金兵有机可乘,打破都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