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庞文斌家大门,往北走,过了水井所在的小场地,就是于奶奶家。
从北边胡同口进来,如果没有水井,庞文斌就应该是这个胡同的第三家,于奶奶家是第一家。
但是水井占了一户人家的位置,所以庞文斌就成了胡同里的第二家人家。
推开一个不太大的木板门,几个人就进入到了一个小院落。
院子的南边是一个小菜园,有两棵果树在小园里丛立着,枝丫上挂满了雪。
小园也被白白的雪覆盖着,没有生息。
院子的北边是于奶奶所住的房子,房子后面还有一个小菜园,一条小道儿从房子的东边通向后院。
于奶奶家的房子不大,只有两间草房。
跟庞文斌家一样,都是土坯盖的,房盖是用稻草铺就的。
每年,政府都会有人帮助于奶奶家抹墙,检查房顶。
所以于奶奶家还是很温暖的。
“我先进去跟于奶奶打个招呼,然后咱们分工,看看都需要干啥。”于小兵说。
于奶奶家的房门开在房子的西侧厨房的中间,一进屋,就是一个不大的锅台,下面是一个不大的炉灶。
于奶奶家的锅台是后来改造的,为了方便于奶奶烧火。
锅台分为两部分,靠窗是一个砌在锅台里面的水缸,挨着是一个带炉盖的炉子。
灶膛连着火炕,火炕跟厨房隔着的是一道半截的火墙,火墙上面还有一块玻璃,不能打开,只能透过玻璃,在厨房看到屋里,也能透过玻璃在里屋看到厨房。
锅灶都很小,是为了于奶奶不那么费力气做饭,也方便她拿柴火和煤。
随着于奶奶年纪越来越大,这些重活都是左邻右舍的人来帮着做了。
厨房靠西墙也有一些架子,放着生活必须的粮食蔬菜等。
靠北墙,放着一口大水缸,是腌制的酸菜。还有几个小坛子,是腌制的咸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