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在入京师的第五日,正式入宫觐见汉灵帝刘宏,拜为侍中。
在就任仪式上,参加的人选有大将军何进、尚书令卢植、司徒崔烈、虎贲中郎将崔钧等。
周仓和程磊皆为拜为郎官,作为赵普的侍卫,可往来于宫禁之中,至于黄盖因心系旧主,便暂时在卢植麾下。
因赵普在京中局势已然安稳,因此不日起,他将返回元氏县接孙策到京师,于赵普门下就学。
这场由宦官赵忠掀起的诛杀卢植旧部以扑灭士族公卿诛宦呼声的风波,至此以赵普入京拜为侍中而正式结束。
之后,卢植和赵普向汉灵帝提及逃往江东避祸十余年的蔡邕,两人皆建议拜蔡邕为兰台令史。
所谓的兰台令史是东汉始置的官名,隶御史中丞,掌书奏及印工文书,兼校定宫廷藏书文字,秩六百石,是御史台小官无疑。
但兰台令史在东汉时有一项职权,掌史官之事,班固就曾以兰台令史之职撰述国史。
这里简单提一下,很多人的固有印象是太史令在汉时编撰史书的官职。事实上那是在汉武帝之前。
太史令据传闻夏代末已有此职,只是被称为太史。
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
但自秦起,设置太史令,职位渐低。西汉开始至文景两朝皆无此官职。
汉武帝为彰显汉家功绩,沿秦置设置了太史令,有司马谈担任,谈死其子司马迁继任,司马迁就成为最后一个编撰史书的太史令。
太史令自司马迁之后,知史务者皆出于他官,而太史令不复掌史事,仅限于天文历法职掌范围。
汉武帝在宫中置女史之职,以记皇帝起居,故有《禁中起居注》。后世以“起居”作为史官的一种职掌和名称,与此有很大关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