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二十一章 凉州风云(13)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子龙对外族可能不太了解,”卢植道:“强令迁徙其实和逼迫羌人造反无异,他们已经世居凉州之地数百年,勒令向西不过是荒漠隔壁,时代变迁,到西域又有匈奴、乌孙,如何有容身之地?”

卢植算是这个时代对异族态度缓和的少数人之一,早年间他担任九江郡以及庐江郡太守,代朝廷平定蛮族之乱,无不令境内蛮族宾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他支持怀柔的民族政策。

从根本上来说,是他把这些外族人当做人看待了。

《后汉书》的作者本人,南北朝宋时的史学家范晔就认为“先零侵境,赵充国迁之内地。煎当作寇,马文渊徙之三辅。贪其暂安之势,信其驯服之情,计日用之权宜,忘经世之远略,岂夫识微者之为乎?”

先零侵犯边境,赵充国将先零羌遭到内地。煎当入侵,马文渊将煎当迁到三辅。他们贪图暂时能够获得安定,相信羌人能够被驯服,计算着每天花费的权宜之计,忘记了治理世事的长远谋略,这难道是察知精微的人所做的事情吗?

他认为,汉朝廷贪图暂时的安定,相信羌人可以驯服,将他们迁徙到内地、关中是为羌患的罪魁祸首。

所谓的赵充国是陇西郡上邽(今甘肃天水市)人。前汉时期名将,“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先后击破过匈奴和羌人。

马文渊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伏波将军马援。

范晔以为羌族是不可能被“驯服”的。可见在范晔等士大夫眼中,羌族压根不是人,而是畜生,因为畜生才需要“驯服”。

一个史学家,而且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士族子弟都是如此看待,由此可见,后汉时的文人士大夫对待外族是什么态度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