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 冯宝出马(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要说起学堂产生多大利益,皇帝太清楚了不过,一个“皇家头衔”,每年少说是二十余万贯钱财进项。如今“内府”富得流油,那是朝臣们都知道的事情。如果再有一个如此“学堂”,估计皇帝做梦都能笑出来,可没有人会嫌弃钱多!

不过,冯宝明确告诉李义府,单单只是钱财,最多只能令皇帝陛下心动,真正能够促成事情的,得落在“济幼堂”上。

想当年,武皇后开办“济幼堂”,所用钱财皆是来自皇亲国戚以及各家勋贵。经过多年运作、发展,逐渐成为收容孤儿、以及帮助残疾、孤寡老人的专门机构,后来,武皇后将宫里用不上或年迈的宫人与宦官也都安置其中,一来可以令他们有事可干,二来也是一种照顾。

虽说妥善安置年老宫人一事,是武媚尚未登上皇后宝座前收买人心之举,但它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却是出奇好!

因为,按照过往惯例,宫人,尤其是宦官,年纪大了以后,除了极其少数能够得到恩典出宫外,绝大多数只能老死在宫里,晚景无比凄凉。

武皇后当年的决定,改变了这种现状,不仅给自己赢得了极大声望,而且最重要是得到宫人们一致拥护,这一无心举动,在其登上皇后宝座之事上,助力极大。因此,武皇后对于“济幼堂”,甚是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济幼堂”是武皇后的政绩,所以,冯宝认为,以供“济幼堂”内健康孩子进学为名,开办“精英学堂”,必定能够得到皇后全力支持,李义府对此也深以为然。

或许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不能在“皇家卫岗学堂”进学?

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济幼堂”在“长安”,距离比较远;其次,“皇家卫岗学堂”经过多年运行,已经形成一套完善和相对稳定的招生机制,很难轻易打破;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即首批收容的年幼孤儿极少,且心智、身体健康的男孩更是凤毛麟角,也就近几年,“济幼堂”发展以后,收容的孤儿多了,才有这个方面需求。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