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午,十几辆卡车抵达X组的基地,看着两列外籍大兵谢逸有点吃惊,因为人数出奇的少,加起来才不到百人,而在陶芷和林箪食的介绍下才知道其中还有一半是科研人员。
实际上支援到的战斗人员才六十人,A联邦和O联盟各占一半。他们和谢逸等人打完招呼就立刻开始组装卡车拉来的武装部件。
组装过程并不漫长,因为大体都是半成品,卸下来之后只是进行一些简单地自动化组合。
A联邦的支援是十架表面看起来很酷炫的变形金刚,第一眼看上去就是《环太平洋》里的那种机甲,不过是缩小版的。每个机甲搭乘三名操控者,刚好分配完三十名A联邦的大兵。除了一架带队的之外,三架一组,每组型号各不相同。
在林箪食的翻译下,谢逸对这些小版机甲有了初步的了解。
领队的是指挥型机甲,身高只有六米,重量三十五吨。唯一的非战斗行和具备短程飞行能力的机甲,同时也具备最强大的扫描和分析能力。
第一组的是最高大的,高度十二米,重达一百六十吨,持重盾和近战武器。三架机甲做了演示,才发现他们的武器是很接近激光刀的能量武器。他们是负责防卫和掩护的。
第二组是高八米重一百二十吨的远程机甲,全身上下布满了炮筒,与其说是机甲不如说是人形的移动炮台。
第三组是高十米重八十五吨,属于平衡性机甲,可近战攻击也可远程打击,但都不突出。相对另外两组它们有着更强的机动性能。
相对于奢华的A联邦机甲,O联盟支援的东西则朴实无华得多——两架超大的坦克。
在陶芷的介绍下谢逸知道两个五米高长宽都接近八米重四十吨的履带炮台分别是一个激光炮台和一个电磁炮。两架坦克炮用完了三十名支援士兵。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