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 捐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第二天,刘希森就前往巡抚衙门拜访秦士文,趁热打铁,争取尽快拿到巡抚大人关于刘希森同志家世清白、民间俊秀的鉴定报告。

明朝的捐监制度始于景泰年间,当时朝廷为了赈济山东等地的灾荒,允许民间生员纳捐一定数量的米粟成为监生,入国子监读书,称为例监。

后来,捐监制度在成化和嘉靖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捐监对象已经不局限于民间生员。

一些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考不上秀才的士子一样可以纳捐成为监生。

甚至大字不识的人,只要当地官府给评个民间俊秀的称号,一样可以纳捐成为监生。

另外,朝廷为了使这一服务制度化、标准化、便捷化,创新的推出了使用银子捐监。

而且根据行情不同,灵活调整捐监的价格,并且为了避免单一部门的垄断,还指定了户部和工部为唯二办理捐监的部门。

到了明朝末年,捐监已经成为朝廷一项重要的营业外收入。

而户部和工部为了创收,互相搞不正当竞争,不断压低捐监价格。

到天启七年,价格已经到了三百五十两银子一个监生名额的地步,定价公道、童叟无欺。

而且,为了吸引更多的有钱人、富二代、纨绔子弟们加入到捐监大军中来,朝廷还允许纳捐的监生不必在国子监读书。

另外还恩准了纳捐的监生,可以和秀才一样参加乡试,当然考不考的上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好在朝廷的科举考试制度还算公平,实行捐建制度的一百多年来,没几个纳捐的监生考上举人、乃至进士。

因为能考上进士的,估计也不会花这冤枉钱去捐监。

当然我们的刘希森同学自然不在落榜者之列,所以当他兴冲冲的跑到巡抚衙门,通报求见后,却被门子告知巡抚大人不在府内,一时有些失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