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姓朱的皇室,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皇帝,有炼丹的,有修仙的,有做手工的,有斗蟋蟀的,有吃小药丸的,有建动物园的,有吃屎装疯魔的,有自挂东南枝的。
当然,这些或真或假的事情能流传的这么详细,跟两件事情分不开,一是文人势力大,小说话本这个文学形式兴起,而是明朝的继任者为了急匆匆给自己戴一个正统的帽子,史书里那是什么都些。
作为两度建国,加起来有二三百年国祚的族群,女真人的手段可挺高明,管理文人的手段比明朝高多了,当那些软骨头文人们兴冲冲给自己换个主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自由发言的权利被剥夺了,只剩下了歌功颂德的功能。
当然,这也是考据训诂之学在清朝昌盛的原因,不能自由创作,那我们去考据总行了吧。
虽然在莽荒,大金、大清这两个国家并不讨好,两个国家虽然结盟,但辽宋两家在对待这件事情上是一致的,再加上一个明朝、一个李自成建立的大顺,把女真人挤压的很难受。
再加上莽荒是各国都有,百家并起,人才的虹吸效应是很强大的,新生代士子投奔汉唐的如过江之鲫,拦都拦不过来,除了宋明的士人地位高,能抗衡一二以外,剩下的国家在四大皇朝面前想招揽人才?还是做梦比较容易。
从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到陈梦雷、张廷玉、纪昀刘墉再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没了这些文臣武将,金和清的地盘,已经和西夏、大理、回纥差不多了,还不如匈奴、鲜卑这些国家。
倒是有一桩好笑,这些士人歌颂的三代夏商周虽然也在莽荒有根据地,并没都挤到蛮荒去,但夏商周却没有多少文人去投奔。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