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八章 苏颋、张说、张九龄、崔湜、太平公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苏颋,张说,张九龄,崔湜。

前两者,如果不细数,也许有点陌生。

可是后两者,想必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吧?

先说张九龄,他是唐代有名的贤相。

在他去世后,再有宰相向唐玄宗推荐贤士,唐玄宗总是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可见,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心目中,张九龄是何等优秀。

当然啦!张九龄的那首怀思类代表作《望月怀远》,远比他的贤相之名,更为让人印象深刻!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耳熟能详吧?

再说说崔湜,此人乃是世家子弟,出身于五姓七望中的博陵崔氏安平房。

乃是前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前户部尚书崔挹之子。

此人是武周时代的大才子。

才子嘛!自然少不了一些风流韵事!要不怎么会有才子风流呢?

他的风流之名,同他的才名与政名相比,显然风头更盛一些。

崔湜先后与上官婉儿,韦皇后,太平公主,皆有染。

他本身出身就好,加上又有这三位女强人的扶持,崔湜亦是几度拜相。

在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之前,崔湜早已经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

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最后再说说苏颋与张说。

这两人,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开元前期大文宗”,由于他们二人日后,爵封许国公和燕国公,二人在历史上被合称为:“燕许大手笔”。

张说除了文名很盛,在军事上亦有一些建树。

他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

因此被拜为兵部尚书。

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