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二十年一月份。
朱梅祎即将到达京城的时候,新大明京报公布了朱梅祎等人的壮举,高度赞扬了他们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是新大明新时代的开拓者。
各种溢美之词,甚至挖掘出了他们以前的事迹,更找到了当年的经历者,还没有返回京都,就已经成为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
一段时间内,南洋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
不论是否知道南洋,有过什么样的接触,都把南洋挂在嘴边,仿佛若不说上两句,都融不进集体。
大明京报又连忙刊登了第二版,根据大明的史料和朱梅祎传回来的消息,对南洋做了一个简单而有概括性的叙述。
更加激发了人们讨论的热情。
仿佛南洋已经成了囊中之物,气氛极为热烈,情绪高涨,不亦乐乎。
各大图书馆,有关南洋的各种资料,都成了抢手的书籍,为此经常闹出打斗,谁若知道了南洋的一些事情,那立马就成为圈子中的焦点和翘首。
新大明的勋贵阶级,也是当年正儿八经的明人后代,勋贵子弟们纷纷向父辈讨教南洋和中原的问题。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也纷纷开始回忆往事,想念起孩提时的场景。
当然对于祖辈的失败,大家心有灵犀的简单提了一句就揭过了话题。
介绍的大部分都是新大明如何艰难地来到了这里,在南洋又遭受了哪些磨难。
其中少不了美化和故意遗忘。
许多少年听后,都露出憧憬的目光,想去看看南洋到底是什么样,哪怕父辈们介绍时有些感慨,但人们都听出了蕴含其中的是思念和怀念。
那是个对故土的深深感情。
可以说,它大大激励了大明上层对南洋的探索,是一场极佳的舆论活动。
朱训樘负手窗前,外面淅淅沥沥的小雨,颇有一场意境,想要吟诗几首,却苦于才华不足,只能最后化为一道深深的叹息和感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