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零三章 朝堂变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go-->

嘉靖二十七年正月初六,圣天子降下圣谕质问群臣收复河套之事。

“师出果有名否?兵果有余力、食果有余积、成功可必否?曾铣何足言,只恐百姓受亡辜之戮耳。”

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

内阁大学士严嵩忖度圣意,觉得嘉靖帝心意已变,便上书天子“河套必不可复”。

非但如此,严嵩还将罪责全部推到了首辅严嵩身上。

在奏疏中,严嵩毫不避讳的点明:

“廷臣皆知复套之谬,只是‘有所畏耳’。”

这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朝臣们其实内心都是知道在此时收复河套是荒谬的,只是因为畏惧某个人,故而选择附和。

这个人自然便是首辅夏言。

有了首辅的背书,曾铣自然有恃无恐。

严嵩这一招可谓是阴险至极。

嘉靖皇帝本就对夏言起了疑心,看到这份奏疏后更是勃然大怒。

他降下旨意责斥夏言私荐曾铣,不顾国家安危,民人生死。

夏言得知之后自然惶惶不可终日,上疏替自己辩解。

但嘉靖皇帝此刻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夏言的申辩,再下一道旨意责斥其“强君胁众”,命百官议定其罪。

皇帝都表态了,百官们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一时间朝堂风云突变。

在严嵩的授意下,他的党羽纷纷上疏弹劾夏言,列出夏言种种罪行。

最要命的便是一条以内臣结交外将擅权之罪。

这是杀人诛心呐。

嘉靖皇帝看到群臣的呼声遂下诏停罢复河套,命锦衣卫速逮曾铣来京。科道言官皆以袖视不纠之罪廷杖、夺俸四月,并命兵部尚书王以旂改督三边。

一系列乾纲独断的旨意之后,天子想起了夏言。

“首辅夏言夺其官阶,勒令致仕。”

此道旨意一下,朝堂之内夏言党羽人人自危。严嵩趁机清洗异己,在朝中各重要部位安插亲信。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