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百八十四章 吃的文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里有一句话叫做:四六分水、二八排沙。四六分水指的是:外江的河道宽阔但河床较浅,内江的河道较窄但河床较深。当枯水期水面较低的时候,河床较深的内江便分得六分江水,保证流向成都平原的水量不减。当汛期到来时,水面上涨,河道宽阔的外江水量快速上升到六成,而河道狭窄的内江则上升不多,使得流向成都平原的水量不会造成洪涝。而二八排沙指的是:鱼嘴的低堰挡住了含沙量较高的底层水,使泥沙主要存在于外江,而含沙量较少的上层水则漫过低堰流进内江。

沿着鱼嘴顺江而下便来到都江堰工程的另一处主体工程:宝瓶口、飞沙堰。都江堰建设以前,玉垒山挡住了岷江,使得玉垒山以东的地区缺水干旱、而岷江流过的地区洪水泛滥。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再浇以冰水,使岩石因热胀冷缩而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则取名为“离堆”。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人们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这便是:深淘滩、低作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