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百九十九章 盐的历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盐虽是生活必需之品,但我们好像也从来没有重视过它,觉得是一种重要但很简单的物品。整个博物馆逛下来,发现原来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学问,光是看古时打井时所需要的工具就已经让我眼花缭乱了。

博物馆里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模型,可以让大家更形象的了解挖井的原理,不管大人还是小朋友都对此兴趣满满。如果你觉得这些还不够生动,有一个地方你一定会喜欢,因为那里可以看到真正的制盐过程。

“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而现在我们的食盐分为海盐、井盐、盐盐等,很多人可能以为我们吃的大多数是海盐,其实不然,因为海盐杂质比较多,提纯成本较高,所以现在我们吃的盐以井盐为主。

燊海井,凿成于1835年,工程历时三年,井深1001.42米,它采用中国传统的冲击式法造成,是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既产卤,又产气。井凿成后,每天喷出万余担的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到1940年每天还自喷黑卤多担,天然气4800到8000立方米。燊海井从建成到今天已经生产了一个半世纪,由于长时间的缺乏维修,井下设施损坏十分严重,后来经过维修,现如今燊海井仍可日产天然气约1500立方米。

这个木质的大家伙叫“天车”,为燊海井的井架,高18.4米,有几百根圆杉木从下而上捆制而成,它的作用就是从深1000多的井里打卤水上来。这个在如今看起来仍然是庞然大物的大家伙,想想在当年是多么的壮观。

在燊海井,可以看到这个超大天车是如何从千米深的井下吸取黑卤上来,听到它发出巨大的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穿越回了100多年前,看到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制盐场景,由衷的对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竖起大拇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