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百一十七章 大足石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石窟艺术公元3世纪从古印度传入中国,5世纪和7世纪(魏晋至盛唐时期),在北方形成了两次造像高峰,至唐天宝之后衰落,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大足石刻又一次造像高峰,把中国石窟艺术史向后延续了400余年。此后未再新开凿一座大型石窟,大足石刻也就成为中国后期石窟艺术的最后丰碑。

民间素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以圣寿寺为中心的近万尊石刻,将佛教典故民族化、生活化、世俗化,让人能在欣赏同时感悟。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石刻包含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5处摩崖造像,以宝顶山和北山石刻最为着名。

石刻雄伟壮观,生活气息浓郁,近万尊造像宛如一卷镌刻在500多米长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刻无一雷同。

宝顶山的入口,?石阶上满是苔藓,蜿蜒曲折,大概两个人的宽度。首先看到的是两尊道教的雕像,右边是道教祖师老子与伏虎山君合窟,两边的楹联是“道祖乘牛登岸上,山君伏虎镇桥头”。左边造像为“玉帝-观音像”的合龛,据说是近代的,反映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象征。

“宝顶”这两个字清代同治知县的王德嘉书写,两米见方的楷体大字,点画横轻竖重,苍茫遒劲,凹版字,凸字现,被称为宝顶山的书法之冠?,中国书法一绝。

圆觉洞的洞口外侧伏卧着一尊雄狮,在佛教中是起着使人正心不起邪念的作用,也有佛说法如狮子吼,能威震四方,让众生豁然开朗。

圆觉洞深十二米,宽九米,高六米,宝顶山最大的洞窟造像。排列着十二位觉行圆满的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展现他们在修行过程相互探讨的场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