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水车安座落成仪式后,高士廉便与窦轨商议过捐书一事。
当窦轨听闻高士廉承诺,一个月内,便可交付十万卷《论语》与《孝经》,立即点头答应了下来。
虽然窦轨也不相信,高士廉真能在月余时间内,制书十万卷,但他却也无所谓。
若是一个月后,高士廉拿不出那么多书,他再向高士廉索要铜钱便是了,难道高士廉还能不给他?
所以窦轨答应的相当痛快。
窦轨首肯后,宫保便一头扎进了工匠坊,开始与雷工匠一起,研究起雕版印刷术来。
其实原本宫保也想过,要不要一次到位,将活字印刷术给搞出来。
但仔细思量后,他还是将这想法给打消掉了。
故而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要先进许多,但却也有它的弊端在其中。
历史上,宋代便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直到我大清,却还在依旧在大量使用雕版印刷,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即便我大清,出现了铜铸活字,但印刷的书籍里面,活字印刷的数量,也仅仅占到了总印书量的百分之二左右。
雕版印刷能够击败活字印刷,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活字制作不易。
要制作能够印刷清晰,经久耐用的活字,非金属不可。而要在大唐,无论是铜还是其他金属,铸造雕刻成活字,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其次是要用活字印刷排版,工匠就必须识字,否则根本无法完成排版校对工作。
而大唐这坑爹的识字率,那就不用提了。
偌大的益州大都督府工匠坊,数百名工匠,也就只有雷工匠这位梓人识字。
宫保他总不能去找几位读书人,来工坊排版做工吧?那根本就不现实。
而雕版的工匠,却不用识字,只需要根据粘贴在木板上的文稿雕刻便是,雕刻文章与刻花没有什么区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