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封刘瑶公主为万年公子,下嫁的这一天,天下诸侯没有去皇宫道贺,都是跑到刘辰的王府,刘辰无奈,又只能来王府款待,欢迎他们,刘辰又接受了上亿价值的礼物,天下商人占70%,而诸侯王就占了百分之三十。可见来给刘辰道贺的人多数是富商巨贾。
长长婚车的队伍去了曲阿城,车里并没有新娘,刘辰留着自己的妹妹在南京继续学习,去的车队只是嫁妆而已,价值几千万铜钱。
反正孙策也常年在九江郡镇守下蔡,去了曲阿也是不能常回去见面的,所以孙策的家室也就是小妾们都安置在下蔡的,如今刘辰在南京也为他安置了一个府邸,万年公主就安置在哪里,刘辰舍不得自己的妹妹远嫁,最好在自己眼皮底下,自己也好照看。
天下之中,刘邦后人刘姓者十多万人,可刘辰最喜欢的就是刘辩一家子,也许出于同情可怜吧,大汉四百年江山,传置刘辩刘协就终止了,是多么悲哀的事情,14岁登位的刘辩掌管的天下,却是自己舅舅和母亲在掌权,无奈何进死得太惨,之后董卓进京来,又被董卓废掉帝位,一年后又被逼自尽,这样的事情刘辰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新婚一夜,次日孙策就带着万年公主来拜见自己的大哥刘辰。
“拜见大哥!”
“拜见大哥!”
两个新人跪地俯身说道,刘辰赶紧把他们扶起了道:“大婚刚过,不好好在家里,跑我这里干嘛。”
孙策起身道:“大哥说了,一切从简,本来新婚三日之后便才能回门的,不过如今我也想早点做完这些事情去下蔡,那边还有很多新兵等着我训练呢。”
此话一出,万年公主刘瑶就幽怨的看着孙策,好像再说,就不能多待几天么。
刘辰笑道:“哈哈好吧,去拜见一下天子吧,明日再过去下蔡,今晚来我这里,我设宴款待。”
晚宴过后,次日刘辰打算派人出使一下羌族,也就是现在的xi藏省地区,这是一个古老的名族,被称为华夏族的活化石,东汉时期的羌族其实还是一个多部落的民族,并没有实际统一。
东汉时期的羌族主要生活在河湟地,河湟地区指黄河上游、湟水流域、大通河流域,古称“三河间”。河湟地区是由湟水和黄河冲击而成的两个谷地的统称。其范围有小河湟和大河湟之说,小河湟指的是以西宁为中心的包括青海境内黄河流域和湟水河流域的农业区,大河湟则除了上述地区外还包括甘肃一部分地区。河湟地区西倚青藏高原,介于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之间。
华国历史上秦汉晋唐宋都没有把西南地区的西zang纳入国家的版图,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高寒地区,没有多大的战略价值。
然后刘辰则不然,所以土地都有它的意义所在,只是要通过人们去发现去探索。
河湟地区,也就是今天的董卓凉州西南方向,也就是河西走廊以北地区。刘辰打算出使一下羌族,获得他们的耗牛和藏绵羊。羌族因为地理地势的原因自古以来远远没有北方草原名族威胁大,中国历史上被异族统一的时代也只有元朝和清朝,元朝不必多说,就是蒙古族,而清朝就是东北三省地区,宋时候的辽国满族地区。这些威胁都来自北方,南方名族威胁较小。
几日后南京皇禁城大会堂发生了一件大事件,刘辰打算出使羌族,出使羌族,是刘辰打算通过汉朝商品把名族汉化得第一步。
“羌族自古以来都是称为蛮夷之地,哪里的人天生就是野蛮无理,在大汉四百年的统治中,和羌族人发生过很多战争冲突,而我大汉的做法就是打压羌族,使之不能与北匈奴取得联系,并把他们迁移,称为东羌族和西羌族。”
“本王打算出使羌族部落,了解羌族的情况,故而再对其做出相应的政策,羌族人手里的耗牛和绵羊可都是好东西,换些回来给众大臣尝尝鲜。”
刘辰在大会堂内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没有人敢说不字,刘辰是一个非常独裁的人,并不是自大,而是刘辰拥有着几千年的认识,做出的发展也是空前的伟大的。
东汉末年的羌族起义就有50多起,大规模的就有5起,都是不满大汉朝的压迫和名族歧视。刘辰要足部打乱这种观念。
散会后,刘辰又继续找到了刘辩,想看看他这个月来功课,做得怎么样了。
刘辰刘辩等人来到皇家学院,众嫔妃公子们都还在学习。
刘辰两人并列而行,刘辰问道:“辩儿,如今学会了多少数学知识了。”
刘辩胸有成竹,样子极为自信,说道:“100和200左右的加减法朕都会了,100以下的乘法朕也会,汉子也学习得差不多了。现在学习的是管理学方便的知识。”
刘辰觉得这个刘辩还是挺有学习天赋的嘛,刘辩一个月来身体也好多了,至少长了七八斤是有的,刘辰道:“好好学,明年开春,我把巨人城西街交给你管理一下,到那个时候西街估计也已经建立完毕了,想要做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刘辩的学习能力毋庸置疑,只是学习时期玩了些,错过了一些黄金年龄,就只能让他多花点功夫了,好在灵帝没死的时候,给他学习了不少汉朝文字和四书五经,对于语文这方便花不了多少法子,只要学会了汉语拼音一切都水到渠成。
刘辰的大量廉价纸出世,天下文人是一片歌颂赞美,一斤书画纸也就100钱左右,而一斤质量低劣的草搞纸也就50钱左右,这对于今天的所有百姓来说都是能够支付的价格,刘辰对于教育的态度都是不图赚钱,只图教育。
一斤草搞纸50钱,加上这些新学习,也就是四五岁入学堂的学子,刘辰让他们使用的是铅笔,对于纸的用量还是比较少的,一年下来四斤草稿纸也就足够了,而对于东汉其他文人,他们依然是使用的毛笔,对于纸的用量自然要多得多,也有少部分学子在刘辰的倡导下开始学习使用铅笔,也就是现在文人们称呼的小笔或者干笔。
刘辰的铅笔售价是1钱两只,一个学子一年也就10来只铅笔就足够了,东汉的这些学子们,对于文学用具的保护可要比现代的孩子强很多,现在的孩子一只笔的利用率本来就不高,不是丢失了,就是弄坏了,更本很难做到物尽其用。
刘辰的大动作又开始来临了,印刷厂开始印刷大汉字典,这个字典的原文件刘辰可是花了很大的功夫才在现代去做出来的,整整花了一年功夫,这个不仅要用隶字,而且很多地方字的读音和字体是很不一样的。
字典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个大工程,那么多汉字,没个字还有解释,那得多少页,不过大汉的字远远没有后世的字那么多,一半左右而已,比划太多,些起来很不方便。
对于简化汉字,刘辰的想法是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循环渐进,先把一些常用的字体教给新的学子们,但教给了他们,以后他们写出来的字,别人不认识怎么办?所以这就是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少量的推广简化字,再一边公布简化字体告示。
也就是说以后这两个字都表示的一个意思,爱用那个都可以,当然新学习不仅要学习少量的简化字,同样也要学习原本的汉字,这样即使有人写了繁体字,他们也能够认识出来,新学习的任务就是不光要学习全部东汉文字,也要学习简化字。
刘辰目前已经推广出了20个简化字,简化字,目前也是东汉学子的一个学科。
一个月的时间,刘辰的整个扬州印刷厂也就出了两个版本的字典,其一就是大汉文字的字典,其二就是简体字的字典,不能说是字典吧!算是一种皇家推广字,刘辰免费发放给天下学子观赏,一个月推行10个字。
先从比较容易接受的字体开始,也就是说古代字和现代字差别不大的字先进行推广。
打个比方汉武大帝的小名刘彘,这个‘彘’字在东汉就是猪的意思,当然这个字在东汉是用隶书写的,字体更加弯曲,如果刘辰突然用‘猪’字去代替的话,让这些东汉学子们很难去认识与联想,只能先推广一些差别比较小的字体。
首先刘辰必须推广的字就是‘汉’字,这个字在现代是非常简单的字,但在古代可就复杂了,弯弯曲曲的一大堆,这个三点水偏旁,都是五个笔画。
当然课余之外,刘辰当然是要让新学子们学习点横竖这些笔画的,学会认了,当然也要学会写。
南京刘辰王府内,刘辰正教着众美女们,学习简体字。
刘辰拿着铅笔,这些了小篆版本的国字,说道:“文姬你看,这个国字外面是一个四边框起来的,象征着我们大汉朝的土地,而中间是一个王字加一点,王就是指的大汉的皇帝,而这一点就是百姓的意思,国家就是由土地皇帝和百姓组成,这个国字,是不是要简单得多。”
其实汉朝以及战国的‘国’字与现代的繁体字也差不多,就是‘国’。一个大口中间一个或字,这个笔画在战国时期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字体不一样,一个国家里面有一个小口字象征人口的意思,一个戈字象征的是武器的意思,上下一横表示的是天地。
对于国字的来临说白了,还是人家岛国人发明的,刘辰不可能给蔡文姬解释是岛国人发明的吧,也只能这样给蔡文姬解释了。
蔡文姬学习铅笔字的时间也不长,刘辰估计他的铅笔字水平也只有小学一年级的样子,只不过毛笔字的话就是大师级别的了。蔡文姬写完了说道:“夫君~这个国字倒是要简单得多,意思也容易懂,夫君是怎么想到的。”
刘辰尴尬笑了笑,自己也是抄袭的而已,刘辰道:“这些字都是我想出来的,我觉得大汉的字太复杂,读书人往往写一段话,不知道要用多少时间,所以我打算把这些字修建的简化,这样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蔡文姬甜甜笑道:“夫君此举可谓是大汉学子的福音啊,文字简化了,那么读书人就更容易学习了,这样文化人也就会更多了。国家也会越来越昌盛了。只不过这些文字都是千年以前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的,若要垮这么大的步伐实属不易,需要循环渐进才好,也只有皇家来推行这些文字是最好的办法了。”
对于蔡文姬的分析,刘辰还是挺赞同的,文字简化了更容易学习,更容易书写,也就更容易传播文明,学子多则国强,但文字的演化并非一蹴而就,怕是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完成的,也只有皇帝有这个权利,不过也要接受着很多文人的批判,说什么舍弃老祖宗的东西,对于这些文人的真实想法,有一部分是爱国爱传统,而有一部分则是怕以后他们不认识字了。
这不,刘辰刚推行简化字体的时候,就有人分为两派,一派是支持简化字的文人,一派是抵制简化字的文人。
支持的一派也是有说词的,要是文字不进行发展和演化,那天下文人何不继续去使用远古的文字,也就是象形文字,文字是需要简化的,这样有利于国家的传播文明。
对于这些质疑声,刘辰一再表明,新的简化字认识即可,不要求他们书写,以后在大汉这种字都是可以使用的。
刘辰知道是这种效果,所以在皇家报纸上,刘辰也只是一个月推广10个字而已,再多了这天下文人怕是要闹翻天了。
刘辰到处学习新文字,再现代韩刚家也只是学习了六个月而已,就把基本的文字学习会了,并且能够书写,刘辰十岁的时候本来就认识很多东汉文字,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天赋,六个月时间也就学会了最基本的常用文字,直接进初中,一边学习一边认字。
文字风波随他们闹去,刘辰一如既往的少量推行这,并且还发行这相关的书籍,大汉简化字体与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