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与会者数千人,但基本上都仰着头认真地盯着台上。唐焕居高临下,逐步搜索,果然发现了目标。
唐?埃斯特利奇是个笑口常开的人,但这个时候,他却非常严肃。
一直以来,ibm都是硬件软件一把抓,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其中的巅峰之作,自然当属大型机系统system/360了,不论何种机型,软件接口上都能做到一致性,因此其对软件的重要性最有体会。
唐?埃斯特利奇隐隐地有一种感觉,现在唐焕就是在套用ibm的模式,在建立了自有的硬件平台后,不断通过开拓软件应用新领域,来带动硬件的销量。
并且,这个速度非常惊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ibm的新产品从立项到上市,要经过各种程序,少者要两三年,如果耗上三五年,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可唐焕从研发出电子表格软件cgid并迅速崛起,到现在刚过两个整年,不过是区区一个ibm产品周期而已,但却在电子表格、文字处理、数据库,以及现在的所谓桌面出版领域动作不断。
庞大的ibm之所以能够几十年在业界里一直屹立不倒,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保守的经营策略,自然不能和光着脚狂奔的唐焕去比较,可这种市场反应速度仍然令人堪忧
。
大型机时代产品生命周期维持在十年左右很正常,而微型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却是你追我赶,从最早的个人电脑——mits的牛郎星问世的1975年。到现在才六个年头。但产业已经开始进入唐焕所宣称的个人电脑第三代的阶段。明显是动作慢了就抢不到饭吃。
这个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局面,怎么破?唐?埃斯特利奇不禁皱起了浓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