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变什么?
不是哪个武将要造反,那在大唐属于常态,根本不算大事儿。
吴宁所的变,是大格局的改变,是大战略方向的转移。
开唐至今,勋田的消耗殆尽,公田的侵吞,军功无用,士兵没有晋升的空间,包括民生越来越好,种种原因让大唐已经不复当年之勇,没有人愿意当兵了。
可是,纵观大唐版图:
北到贝加尔湖北岸,南至越南中部,东至朝鲜半岛,西边更是都快顶到阿拉伯湾的海岸线了。
诺大的一片疆域,如果把元朝的几个汗国抛出去不算,纵观历史,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大唐在前进,一直在前进!
那么问题来了,朝廷募不上来兵,可这大唐的边疆戍卫、各个都护府的兵源从哪儿来?
募不上来兵,又怎么守得住这个下?守得住这盛世?
更别大唐霸气未消,哪个番邦敢炸刺,二话不,干你!可兵源的枯竭又何以维持这份霸气?
事实上,武则当政时期,已经是大唐最后的霸气了。
她的儿子李显继位,什么事儿没干就挂了,等到睿宗李旦登基,大唐就再也维持不住这份横扫下的霸气了。
由战略进攻不得不转向战略防守,也就是从边疆都护府统治,转型为藩镇制度。
后世很多人认为,大唐亡于藩镇。
正是权力失控的藩镇节度使作乱,才使大唐的国运由盛转衰,这不无道理。
话回来,睿宗也好,他儿子玄宗李隆基也罢,看不透藩镇的存在的隐患吗?
那是没办法,情势所逼,不得不为。
可是,先不藩镇的弊病,只藩镇对武勋的影响。
最直观的就是,节度使掌握一方的军政两务、武将升免。这种情况下,像吴宁这种要靠山没靠山,要家底没家底的“平民玩家”怎么玩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