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十年代开始,国家逐步放开商品价格管制,同时提高企事业职工的工资,这造成了大幅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提升,也让一向强调储蓄的国民爆发出强烈的消费潮。
因为钱越来越不值钱,不花出去就越亏,还不如换些实物更保值。
但是......
又要说个但是。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普遍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是当时的最大矛盾。简单讲,老百姓想要二十一寸的大彩电,可国内彩电产量不足,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又过剩。
谁要那破玩意?
八九十年代,国内花巨额外汇引进了超量的彩电生产线。结果......,由于管理和技术上的落后,再加上没有完整供应链,光有生产线没个卵子用。
比如说彩电核心部件——彩色显像管无法生产,国内只能造个壳子。又得花外汇从国外进口,被人一刀又一刀的割肥肉。可国家哪来那么多外汇啊?
新世纪的年轻人不会知道,当年国内真没核心技术。彩管不能生产,空调冰箱的压缩机不能生产,电脑里几乎啥都不能生产,基本上就是进口组装。
三十年后搞个‘贸易战’,‘矮大紧’之类公知大V上蹿下跳,一天到晚的‘药丸药丸’——老百姓又不是记忆力只有七秒的鱼。九十年代那么糟,还不就熬过来了。
九十年代的城镇家庭属于家有积蓄,但收入有限,日常消费非常节省,但面对重大事项出手毫不犹豫。比如好些父母一辈子积蓄就为了给孩子结婚用。
许多职工收入也就百来块,家电商品动不动就几千上万。大家都是想买却买不起,只能等机会。
现在机会来了。
‘和谐超商’,这名字对于现在的老百姓来说,其实挺怪异的。但名字什么的无所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