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3章 嘱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已有核桃生长。文玩核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核桃被拿来揉手始自明朝,开始时只是宫廷琴师锻炼并保持手指灵活性的辅助工具,经过长期摩挲后,核桃纹路变得绛红圆润,包浆光泽如玉如瓷,被其他宫人们喜爱,逐渐普及开来,成为养生的器具之一,随之慢慢传到民间。因核桃在民俗中本有吉祥寓意,很容易被老百姓接纳,把玩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种风气。明朝天启帝朱由校务于木工,还喜欢玩文玩核桃,亲自动手,雕刻核桃,故有“玩核桃遗忘国事,朱由校御案操刀”的野史流传民间。

清朝时期,文玩核桃达到发展的高潮。乾隆皇帝本人喜好清雅古趣,核桃的纹路成色所孕育的自然野气、长久把玩后的金石之声合乎他的口味,他因而对揉手核桃格外喜爱。据传,他曾赋诗:“掌上旋日月,时光欲倒流。周身气血涌,何年是白头?”

文玩核桃之风也借此达到鼎盛,被当时朝野文人归为“四雅”(核桃、鸟笼、扇子、葫芦)之一,官员们玩核桃之风盛行,一对好核桃成为当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商贾们为附庸风雅,或行贿纳贡,也争相进入了收藏核桃的行列。文玩核桃的价格水涨船高,其品种的划分命名也在这个时期逐渐被完善。

京城郊外更是有几棵核桃树结的核桃成为了御用贡品,上层社会揉核桃之风自然也影响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按照当时的民谚,有“文人玩核桃、武人转铁球、富人揣葫芦、闲人去遛狗”之说,把文玩核桃排在首位。

清朝末期,把玩核桃之风更胜往日,当时的民谣说:“核桃不离手,能活八十九,超过乾隆爷,阎王叫不走!”贝勒亲王、八旗子弟,常常聚集在当时的“八旗一条街”谈论核桃,有一对好核桃也成了身份及品位的象征。至到民国,梨园行、账房先生中的德高望重的人把玩核桃的很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sisiread.com

(>人<;)